敘俊的想法
朴敘俊有許多想法。
我們在2018年5月見過面。轉眼已經過了1年。作爲萬寶龍韓國大使已經第2年了。
是這樣呢。時間真的過的很快。
這段時間過得怎麼樣,想用上次見面時說的話來確認一下。
我知道了。
英文學得好嗎?
沒有。(笑)
聽說2018年5月的朴敘俊有打算到國外去嘗試作品的大計劃,因此正在學一些英語。
沒錯。雖然有在考慮,但時間調整上有點困難。在那以後一直在拍戲,因此英文學得不多。中間雖然也有試著學但也學不好。
(寫著筆記) “英文實力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差不多。”
(笑) “但是有一直記在心裡。”
對父親來說仍然是生疏的兒子嗎?
“生疏”好像更適合描寫不認識的關係、是什麼呢…
表現很彆扭?
那種程度?
(寫著筆記) “作為兒子,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很彆扭。”
真是不好意思。(笑) 絕對不是說和父親(相處)很不自在。
其實我對父親也是不愛撒嬌的,所以稍微知道是什麼意思。確實是不善於表達。但內心不是那樣的。
是個不撒嬌的女兒啊。
朴敘俊是不撒嬌的兒子。
不撒嬌吧。
作為演員責任感和負擔感會增加。有調節的方法嗎? 還是有了克服壓力的餘裕了呢?
並不是特別那樣(去調節)的。只是一直都一樣… 未來也不都會這樣嗎? 人似乎不會在1年後就改變。但是隨著經驗的增加,一旦上升到什麼樣的位置、責任感和負擔感自然會隨之而來。該如何、讓大眾滿足多少,對這個也會苦惱,雖然和以前相比苦惱的種類有些不同,但是苦惱的程度似乎是差不多的。
不同種類的苦惱是?
以前最大的苦惱就是「能不能拍作品呢?」但是現在最大的苦惱是「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怎麼做才能展現出更好的面貌呢?」。在出道前有位前輩說「雖然現在也很辛苦,但是未來要如何補充完善(充實自己)會成為最大的苦惱。」那時我無法理解那句話。
因為首先要先能拍戲才是重要的嘛。
現在能理解了「所以才說那樣的話啊。」
苦惱開始改變的時點以作品來說的話是什麼時候呢?<魔女的戀愛>(2014)的時候嗎? 第一次作為主演完全領導戲劇的時候。
到那時為止好像就只是很忙碌的演戲了。那時比起苦惱,「是可以作為主演試試看的好機會,一定要演,咣噹咣噹(?)」似乎就這樣過去了。作為主演在拍攝<魔女的戀愛>時,為了出演電影<惡意編年史>(2015)參加了試鏡。到那時為止都是參加試鏡,再之後就沒有參加試鏡了。
應該是很大的變化吧。原本要和許多人一起試鏡,現在即使不那麼做、也會有電視劇和電影的劇本到來。
這是很令人感謝的事。但相反的也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因為物理上的局限或等等的理由不得不拒絕的情況。那樣更困難。不想說對不起的話。因此一度有”就這樣照著指示做就好了”的想法。
我為什麼會笑出來、是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以演員來說,就像頻繁的參加試鏡時是(作為)老么的時期,要做前輩們要求幫忙做的事。但當作為一名記者必須完全帶領報導的時期到來,反而覺得被前輩們指示做事時很幸福。
對吧? (笑) 那時非常的被動,現在則要很主動的去做些什麼。
好像只有過了那個階段才能更進一步。
似乎在那裡才能判斷自己的器量。在這裡能主動的做些什麼的話就能更進一步,否則就只能到那個位置為止了。
器量這個詞很貼切。
我現在也還不知道自己的器量到什麼程度。好像還在繼續試驗的階段。總有一天會定下來的,但現在似乎還沒有。我認為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將自己扔進未知的世界裡,似乎本身就是一個擴大器量的過程。
後來就產生了想做一次計劃的想法。最近產生的。
計劃嗎?
對。在已經出現的電影劇本中需要做些什麼,但除此之外想嘗試一下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說?
首先在作品上思考了很多。能試著發揮自己擅長的事不是很好嗎… 雖然還不是很明確。從某種角度來說,作品雖然是我主動選擇的,但也可以說是被動的選了原來就存在的東西。所以在初期階段試著進行計劃也不錯。當然作品才是我的本業,除那之外的(想去嘗試)。如果在不拍作品的時間裡沒有其他的計劃,時間就會這樣過去了,因此我想也應該做些計劃才是。這要長遠的來思考,若是心理上有餘裕時想要試試看。
剛才說了人不會在1年後就如此改變,但是明顯變了很多的樣子。
我似乎不會安於現狀。與其說是某種不安感,不如說因為是暴露在大眾面前的職業吧。我想若我是觀眾、也會想看到新的面貌。當然也有只喜歡固有樣貌的人。但是從演員的立場來看、個人的滿足度很重要。思考著有什麼新鮮的事物,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
個人滿足度很重要... 最近2,3年間朴敘俊演員在採訪中經常說的話重疊在一起了。「人們只用結果和指標來判斷。」「感覺成果沒有意義。」「比起努力的過程,(人們)只重視看得見的東西,感到很苦澀。」但似乎在說「儘管如此,朴敘俊還是會走自己的路。」
單純從字面上來看,我說的話可能很傲慢。我認為我努力的過程不是所有人都能瞭解、也沒有期待能瞭解的必要,一方面是這樣想的。但是內心卻覺得很可惜很遺憾。總之,我很清楚一定要用結果來表達證明。各種想法不斷的重複。這種心情在某種程度上成熟的表達還是有差別的,因此我想我的說話技巧還不足夠。總之我認為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比起那樣去努力,展現自我似乎更加重要。
之所以說結果很重要,背後似乎有一段受傷的時間,是不是因為<惡意編年史>的緣故呢? 突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呢?
當時雖然超過了收支平衡點,但電影的檔期不太理想。關注度並不高。
<瘋狂麥斯> (笑)
(我也是)當時看<瘋狂麥斯>的其中1人。(笑) 從朴敘俊演員的影視作品列表來看,電視劇中少不了愛情故事。而電影中沒有愛情故事。那個起點就是<惡意編年史>。但相反的膾炙人口的作品並不多。當然電影中朴敘俊的動作戲及反轉角色也沒有被提及。
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看了作品後對演技的批評或是有什麼想法的地方、這些都沒什麼。但不管是那些外在的、或是個人的… 啊,再說下去好像不行了。
應該可以吧。(笑) 為什麼會覺得不能說呢?
這應該是不供發表的。
那麼我不發表吧。
這樣也不行。
我知道了。總之、並不是因為作品的成果才認識到結果的重要性。個人的滿足很重要。想繼續展現新的一面。是吧?
沒錯。
在過了被動的時期後,第一個主動選擇的作品是什麼?
比起挑選,有一定想要演的、就是<Kill Me Heal Me>。
吳俐溫。為什麼一定想演這部呢?
首先我非常喜歡陳秀完編劇。非常喜歡(他寫的)台詞。不管怎麼看<Kill Me Heal Me>是中期流入比較困難的電視劇。因為人格改變了。但我認為結構很好。中間的搞笑要素也很有趣。
採訪時有時候會問哪個角色和演員本人最相似嘛。朴敘俊演員有這樣回答過。「我的內在有著許多部份,當遇到和那個部份相符的角色時、再把它演得最大化,因此無法挑選出哪個角色(和我最相似)。」
好像每次都會聽到那個問題。(笑)
是很有智慧的回答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能如何發掘(它們)才是差異所在。
我作為演員向其他演員提問的話,一定不會問這個問題。大眾或記者們則可以充分的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眼光視線不同。因為我是演員。雖然演技風格都不同,但是能體會到是什麼樣子的。
是演戲的本質吧。聽說在演技學習時會學兩種理論。方法演技和…。
從自我出發的演技。
朴敘俊演員總是說嚮往後者的演技。
沒錯。若是沒有實際經驗過的就用想像來填滿。
為了演出吳俐溫而引導出來的朴敘俊的心,在想是不是這個台詞呢、正好談起<Kill Me Heal Me>覺得很神奇。
什麼樣的台詞呢?
吳俐溫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以Omega的筆名進行作家活動嘛。那個原因對妹妹吳俐珍說了。是為了保護自己所需要的措施,所以用了Omega這個筆名,是這樣的內容。
好像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台詞了。
朴敘俊演員也經常說類似的話。離開拍攝現場的話就希望只是朴敘俊、但演員朴敘俊這樣稱呼總是形影不離讓你很苦惱。那樣的心情是不是跟吳俐溫貼合了呢。
那似乎蠻困難的。去現場拍戲的話當然會竭盡全力。但即使是離開現場時,有時也還有需要和誰見面的情況。我也想輕鬆些,但那樣的話就還是有需要費心的地方。所以好像漸漸變成了隱居型(宅在家)...這點真的很難。想放鬆地走走也沒辦法。特別是聽到這樣的話、「朴敘俊比想像中還怎麼樣」這樣的話聽說過吧?
聽到了那樣的話嗎?
都聽見了。但我以為我沒聽見。最近和家人一起去日本了。最近去外國的哪都有很多韓國人嘛。我沒聽見、但我弟弟似乎聽到了什麼。那孩子很生氣。我叫他不要去在意。我已經放下了很多。以前我也會生氣。但現在家人聽到這樣的話、感到有點困擾。這一點未來可能也會一直很艱難。雖然根據價值觀會有所不同,但我認為藝人已經漸漸遠離過去那種神祕主義了。在這個時代,能多親切地接近(大眾)、能產生多大的共鳴似乎更加重要,但有點辛苦。該怎麼做呢...無論我多麼想放鬆,只要聽到那樣的話,即使突破障礙出去也會再次進來。就像在那個障礙上來回走動。行動也常常變得很小心。
剛才不是在廣場上拍攝嘛。雖然很短暫,但我感受到了那種心情。某一瞬間回頭一看、人群蜂擁而至。視線全集中到一處了。覺得這就是藝人承受的壓迫感吧。
大眾的關心是令人感謝和喜歡的。只是根據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立場。有人會批評這種想法。「得到大眾的關心了、這種程度當然要承擔。」但是那樣的說法以我立場上來看…似乎是太殘忍的話。但是我必須適當的做好。
突然說”我必須適當的做好”不像收場的收場…(笑) 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小心謹慎的、說起這句話的聲音能一起刊載出來就好了。
找到那個適當的點好像很難。應該要享受的,但我覺得我應該不是"關種*"。(笑)
(*”關心種子”,必須吃著”關心”才能成長的種子,就是指喜歡求關注、刷存在感的人~)
也有享受的人嗎?
也是有的。不過我好像不是屬於那一類的。看了許多人後就覺得變渺小了。奇怪的是在攝影機前是沒關係的。但因為又屬於比較敏感的類型,在拍電視劇時簡單拍攝的場面還好,但是拍攝感情戲等等、那些時候也拜託大家不要用花絮攝影機。因為變得非常敏感,所有的東西都能看到。
所有的感官都甦醒了。
不熟悉的對象一移動,感情就全被破壞了…。
但是即使請求別人包涵,不也會有無法創造想要的環境的情況嘛。並不是總是能如願的。
所以有個技巧是在去拍攝的一週內無條件地和拍攝現場的人親近起來。一直想和一起拍戲的演員好好相處,雖然不能記住工作人員的名字,但是努力熟悉他們全部人的臉。並且我要相信這些人,他們也才會相信我。與我出道時不同,現在已經不是第一了,工作人員幾乎都比我年輕。因爲老么們都是20歲出頭。以前都是哥哥、姐姐的叫著,現在則是弟弟妹妹們喊我哥、哥,所以是我在主導氣氛。(笑) 總之我認為只有放鬆的去演戲,才能呈現出最好的東西。 主演要做的並不是只有演戲。還有許多要做的。在畫面中看不到的現場氣氛和人際關係,這些全都掌握到時,會產生出更好的結果。
怎麼變親近的呢?
會開玩笑也會調皮玩鬧。我會經常觀察人們的行動。仔細盯著他們然後開玩笑這樣。
「主演要做的並不是只有演戲」這句話一直圍繞在我腦海裡。
因為主演到了現場後就變得像主人一樣。
這要怎麼學、向誰學呢? 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而然的領會嗎?
自然的向前輩們學習的。在現場這是最重要的。好像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應該也有不那麼做的人吧。因為本人的集中力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怎麼關心別人。也有責任感越來越強的意義在吧。
有時也有自私的必要。為了(醞釀)感情需要稍等一會的時候就請耐心等待。但是想要提出那樣的話、就需要彼此信賴、有交情、有禮貌。
說了一週之內會變親近的話才問的,和孫興慜選手在一週內也成為朋友了? 怎麼和” Sonsational (孫興慜的別名之一)”變熟的?
無法說話也什麼都沒做。(笑) 其實負責我髮型的姐姐和我一起工作已經8年了。我退伍後第一次拍履歷照的時候,那時沒有錢也沒有公司,所以我把身上的衣服、衣櫃裡的衣服全都帶過來了,儘管如此還是必須做髮型化妝,因此請認識的人介紹給了我的、就是現在的髮型師姐姐。當時姐姐也不是室長、只是個助手。衣服一包包的裝好、搭著地鐵去見姐姐,化好妝髮後一起去工作室拍攝履歷照。這樣算起來是我23歲的時候、所以9年了呢。從那時起就一直在一起。但是我知道姐姐和興慜,大約6年左右的時間,興慜在德國過選手生活時起就一直在為他做髮型。因此是透過姐姐認識的。認識之後呢... 我很認生,而且很討厭無故裝作很親近的樣子。看起來好像別有目的。因為本身很討厭帶有這種色彩,所以就只是那樣待著,有一天興慜在店裡做完髮型後出去時說了「請追蹤我的SNS吧。」所以我(像兔子眼睛一樣睜開)「是? 我嗎? 嗯?」(笑) 那之後也沒有其他對話了。後來為了拍攝畫報去倫敦時,姐姐也一起去了,姐姐那時就幫興慜剪頭髮。那時見了面聊著天就覺得有合拍的部份。因為我弟弟以前也有從事運動。
弟弟打過棒球吧。
對,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共鳴。家裡的氣氛等等。那成了我們變得稍微親近的契機。而且興慜本來就是很有親和力的朋友。所以就認識了。
原來是這樣的緣分啊。三個人都讓人驚訝呢。首先就是依然和出道前的工作人員一起這件事。
我本來就不喜歡改變。
第二個呢,是有另外給孫興慜選手做髮型的人。(笑) 因為在比賽中也不會亂,所以也很好奇、是自己做的呢、還是有專門的人做的。
那是本人做的吧? 因為當有比賽時、不可能髮型師每次都能去嘛。(笑)
最後,這個不知道我能不能說。
請說吧,我也可能不會回答。(笑)
不回答也沒關係。這果然也是名人的苦衷嗎? 當”孫興慜和朴敘俊的交情”這樣的報導出現時,有些人不是會認為當中有著目的意識嘛。
可能會那樣。有過那樣。
若是我的話似乎會覺得很傷心。
我作為喜歡孫興慜選手的一位球迷來思考,我父母在我弟弟打棒球時也讓他暫時不要見異性朋友。因為會無法集中於運動。像這樣對私生活的部份費了不少心思,因此我也知道那種氣氛。在大眾看來,如果藝人和運動員黏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麼想,總覺得會有點模糊、會有那種負面的想法。當然我並不在意那種反應,但怕會散發這種色彩,所以一開始我也沒有刻意靠近,只是作為球迷去支持...... 我也跟興慜父親聊過,他和我父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笑)
和孫興慜的父親嗎? 是有點嚴厲的感覺嗎?
對。但是真的很帥氣。那個部份也很喜歡。
什麼樣的對話會和孫興慜的父親在同一個頻道上?
就只是,好像和我父親差不多。
明明就跟父親很生疏、表達很彆扭。
即使如此話還是說得比以前多。
(寫著筆記) “雖然朴敘俊依然沒有撒嬌,但話還是多了一些。”
(笑)
最後確認一下實情。上次見面時說過「有了想法就會實現」。看了那篇報導後我的前輩這麼說的。是從經驗上來說的吧?「喂,人生怎麼可能隨心所欲呢?」怎麼樣讓想做的事都能實現呢? 仍然是那樣嗎?
我也不是想做的事都能實現的。我認為我是一直按照這個想法行動,即使不是原本所希望的最佳結果,但依舊持續努力持續挑戰。雖然會覺得如願以償這樣的話很討厭,但意圖不是那樣的。我認為很多時候不會是最好的(結果),「所以應該更加努力,不能有閃失的地方」。我在本業上好像有點完美主義。但還是經常感到遺憾。(暫時沉默) 真的想放棄的時候不止一兩次。每當這時、只要堅持並戰勝它,就好像能有所成長。希望以後沒有想放棄的時候就好了,但(那時刻)真的經常來臨。無論做什麼總會有想放棄的時候,這時戰勝(困難)才是課題。
為什麼會想放棄呢?
感到壓力的時候很多,有時候會想為什麼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也有累得真想死的時候。也有想放下所有、一兩天不出去的時候。(笑) 太多了吧,想放下的時候。但因為有這個過程,所以即使現在很辛苦、也會想「以前有過更累的時候,這種程度的話沒關係吧」成為支撐的力量。
堅持。支撐住。
好像有很多需要堅持的時候。我想誰不都是這樣的呢。■
留言
張貼留言